为切实提升“毛概”课程的教学质量,全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2025年3月7日毛概课程组召开了第三次会议,本次会议聚焦“把脉问诊教学问题”这一核心议题,深入剖析教学现状,积极探寻改进策略。
精准剖析:锁定学生兴趣缺失“症结”
会议伊始,课程组成员围绕当前“毛概”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目前教学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,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。课堂上,部分学生面对问题,最简单的回应便是“不知道”,这种消极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。

追根溯源:明晰问题产生多重根源
针对学生兴趣缺失这一问题,小组成员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其背后的根源。一方面,学生基础参差不齐,尤其是单招学生,在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上相对薄弱,这使得他们在学习毛概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,面临较大困难,进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。
另一方面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问题牵引作用。有的授课方式老套,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,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;有的授课语言不够接地气,过于理论化和专业化,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;有的提出的问题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,无法做到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,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,难以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。
展望未来:携手共筑教学提升之路
本次会议通过对“毛概”课程教学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,为后续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。课程小组表示,接下来将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,如加强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,提高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;创新授课方式,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案例教学、小组讨论、实践教学等,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;提升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,使授课更加通俗易懂、生动形象;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,引导学生积极思考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。
毛概课程小组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不断改进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质量,努力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、高效的毛概课堂,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(一审:马林 二审:简竹筠 三审:杨文)